周合国,笔名学竟,河南省商水县人。河南省东方书画院名誉院长。
周合国自幼习书,少年时代就投入了社会活动。每年从腊月二十就开始为村里人家写对联,一直写到大年三十上午,这为他后来的书法成就和为百姓而书的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合国学习书法谦虚好学,又恳下苦工。无论是古今书法大家的墨宝,还是街坊招牌乃至墙上的海报、标语,他都认真地学习众人之长、从不道人之短。十几年前,周合国专程去北京登门拜访权希军、启功、沈鹏、李铎、刘艺、林岫等著名书法家,并虚心向他们请教。在书法为百姓为人民的观点上,周合国与李铎先生情投意合,因此结下了友谊。李铎先生写了“书人民之声”的作品鼓励周合国坚定信念;周合国写下“人民情怀,永藏字中”的文章刊登报端,表示对李铎先生的敬佩。 (联系电话:13007606898)
周合国书法艺术赏析
近年来,河南省书法家周合国同志向社会义写义送书法作品万余幅,并到各单位举办廉政和谐宣传书法巡回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的反响,有关领导也给予了较高评价,对此,深爱书法艺术数十年的本人也颇有感触,周合国同志的义举,使这门古老的艺术赋予了新的功能和闪光点。书法艺术本身是植根于民间大众的艺术形式,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和社会现实,则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就不会产生旺盛的生命力。
几十年来,周合国通过对书法艺术的不断探索和不懈追求,逐渐悟出了书法艺术的真谛,娴熟运用线条的特点,掌握了线条美感的规律,并对书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自己最好的诠释。
周合国的书法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朴实无华而不失高贵典雅,疏朗俊秀而不乏铿锵有力,有一种棉里藏针的感觉,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又不失法度的境界,实属不易。他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对生活的热情、对人民的挚爱、对社会的责任,激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一副好的作品,他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每一幅书法作品都能浸透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胸襟以及文化底蕴。所以好作品,不仅能展示其形式美,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时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激励、给人以遐想。
周合国的书法作品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他点划之间疏密有度、游刃有余,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力量的美感,蓬勃向上的动感,书法能达到这种境界,非一般造诣,没有平时的勤奋和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是不可能达到这种高度的。
周合国曾说过,我写书法没有套路,没有规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任意驰骋,挥洒自如,待写完之后再和古帖进行比较、对照,然后改进,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以至现在我们所能看到他的作品,都有一种任意挥洒,不拘一格的特点。他的每幅书法作品都鲜明地反映了他书风的独特个性和韵味,线条饱满,笔力遒劲,尽显颜体之遗风。
作者懂得,要把书法艺术推向更高的境界,更有美感和内涵,就必须把功夫放在字外,书家的修身养性,文化知识的积淀,对大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挚爱等等无不对书法作品产生很大影响,周合国就是沿着这样的道路奋力走下去的书法家,虽然身兼数职,在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同时,不忘修身和养性,献爱心,献书艺,反映群众呼声,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为人真,则字亦真,我认为字就是书法家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书法艺术是综合性的修身艺术,肉体与精神兼修成为当代书法艺术的主基调,显然周合国就是这样一位实践者和探索者。
纵观周合国的书法作品,常使人耳目一新,留恋忘返,但愿他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为这个繁荣的时代留下精美的作品。
宋国华:著名书法家,原河南省广电厅厅长,现任河南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